- 蓄力助“双碳”!这项工作,盐城争当典范
- 发布日期:[2022/02/22]
黄海湿地,海风和潮水交替作画,“滩涂丹青”让人惊艳;千里海疆,绵延林海,满眼皆是“生态绿”……
近年来,我市守护独特生态资源,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典范,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美丽江苏建设贡献盐城智慧。
荣获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全省 *优、全国 ;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节水型城市;全市林木覆盖率25.1%,成为 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 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幸福美丽画卷正在盐城生动铺展。
生态“破圈”,湿地之美走向
大海沙洲的雄奇壮阔,苇荡雾霭的清幽氤氲,湖泽河港的纵横交错,群鸟齐飞的美妙壮观……空中俯瞰盐城582公里的海岸线,这条绵延漫长的“海上走廊”梦幻唯美。
以 自然遗产地为代表的好生态,已成为盐城 *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旅IP。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 *大、生态保护 *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全球9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补给站,每年有数百万只鸟选择在这里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32种鸟类被列入 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丹顶鹤全球 *大的越冬地、全球麋鹿 *大的基因库。目前,全市受保护湿地保护率54%,受保护面积达41.5万公顷,初步构建完善湿地保护体系。
作为 自然遗产地,我市坚持资源保护优先和污染治理两手发力,统筹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文化宣传,不断提升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候鸟迁徙路线保护等国际合作水平……在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优路径过程中,正书写着愈发精彩的盐城答卷。
日前,东台条子泥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 案例。被称为“720高地”的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是国内 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我市落实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生态修复的代表。
2021年,我市将“NbS”写入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生态”如何破界跨界闯 ?加快绿色转型,做足“海”的文章;坚持生态文明破题,以生态合作引领开放发展……以独特的湿地之美,盐城正从沿海走向 。
自2017年起,我市连续五届举办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这个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建立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城市联盟,促使沿线 、地区和众多国际环保组织在加强湿地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形成共识。今年1月,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搭建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交流平台,形成一系列滨海保护的全球共识。
助力“双碳”,厚植绿色生态家底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我市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增加碳汇能力,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成片林近50万亩,推动更多的盐碱荒滩成为碳汇空间。
厚植绿色家底,铺染发展底色。2021年全市净增造林1.65万亩,退化林修复低产林改造更新造林面积1.35万亩,抚育森林7.6万亩,培育珍贵用材树种103万株,建成省级绿美村庄71个,全面和超额完成2021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净增造林占年度目标的165%。
碧水绕城,人水和谐。串场河时隔64年再次见底疏浚、蟒蛇河沿线环境整治提升、通榆河畔生态景观令人向往……绿岸悠悠摇树影,河水清清润民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开展“三河”全域整治,重点实施岸线整治、河道疏浚清淤、房屋征收、景观建设、特色农业建设等项目,“三河”水清岸绿景美场景逐步显现。项目总投资265.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5.8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7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4.4亿元。
保卫碧水蓝天,守护绿地净土。我市坚持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治理从“治标”迈向“治本”。
2021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7.4%,PM_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全省 *优、全国 。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 方阵,51个省考以上断面Ⅲ类水质比例为94.1%,高于省定目标7.8个百分点。
拥有长三角 *为优越的自然生态、 *具规模的绿色产业、 *富潜力的碳汇空间,我市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支撑盐城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逐步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发展的“含绿量”。
2021年,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占江苏新能源发电量比重达32.6%,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9.3%。盐城成为长三角地区 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为江苏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出突出贡献。
新能源产业跑出“盐城速度”。目前,全市已拥有100多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形成东台、大丰、射阳、阜宁、盐城经开区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构建基本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创研发、配套运维等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两山”转化,生态红利全民共享
后申遗时代,去条子泥观鸟,“滩”玩,看日出;到黄海森林公园骑行,度假,“森”呼吸;赏鹤舞鹿鸣、看勺嘴鹬卖萌等黄海湿地特色旅游受到游客追捧,成为世遗品牌效应加速转化的生动写照。
当美丽生态与科学发展的理念激情碰撞,盐城正迎来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乘法效应。2021年,世遗产品游客接待量占比超40%,同比增加32%,“全景世遗”逐步显现,“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等融合发展成绩斐然。
东台条子泥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吸引全球众多游客的目光;黄海森林公园美居酒店、鹤里渔乡民宿等一批特色项目依次开放;大丰荷兰花海创5A级景区通过省级验收;斗龙港旅游度假区科学规划“旅游+康养+产业”布局,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丹顶鹤、麋鹿、勺嘴鹬为原型打造的“黄海湿地 吉祥三宝”城市IP形象热度不断攀升,近日,“吉祥三宝助力冬奥”微信表情包及周边文创产品爆火“出圈”,刷屏朋友圈及其他社交平台,有效提升盐城世遗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盐城成功纳入大运河体系,“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等5条文化旅游产业带雏形初现。1518公里旅游公路将大小特色景点串珠成链。新增4A级以上旅游景区9家,金沙湖获评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九龙口、大纵湖创成 湿地公园,大洋湾创成 城市湿地公园,大丰创成 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渔旅融合,养海护海。申遗成功后,兴办渔家乐、民宿、旅游度假区等让东台弶港镇巴斗村成为生态文化村,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持续向当地群众释放着“生态红利”。巴斗村获“ 自然遗产保护与社区协同发展实践基地”,入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态文化村。
向海而生,因生态兴,未来已来。盐城,正在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优势,给人民提供 *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鲜明标识,盐城高质量发展之路愈发清晰。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记者:陈婷 组稿:赵新立
编辑:韩昕栩 蔡悦
-
上一张:盐城市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举行
下一张: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春节期间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通知